佛教佛法讲杀生的定义和范围究竟是什么呢
938阅读2.1千字,预计阅读需5分钟
  

  众生固然一律相等,但唯有人类能够造恶业(或称为黑业),而堕为鬼道或下地狱;也能修善业(或称为白业),而升天堂、出三界乃至于成佛;其他众生,除很少的特别比如之外,既不知善,也不知恶为何事,只要随业受报的天然行为,而没有心意的做作在内。

  所以,人是道器,只要人能修道,并能弘道,因此,戒杀是以不杀人为底子。杀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:一、知是人,二、预谋而有杀念,三、杀死;不然,叫做损伤或过错,不成杀人罪。至于人,是不管年纪、贵贱,不管成形或未成形,有知或无知,凡被肯定是人者,皆不可杀。所以,不得堕胎,也不得以安乐死的名字来处理自己求死或已无自觉认识的植物人;不然,便是杀人罪。此点请参考《正信的释教》和《人生》第三十六期的社论。

  迄目前为止,医疗界呼吁人体器官的捐献和移赠,比如眼角膜、肾脏以及其他脏器的捐献,是将没有运用能力的人体,局部令其复生,这是值得鼓舞的事。假如在生前捐献,当然已经获得捐献人的赞同,纵然在死后移植,也必须预先获得逝世者生前的首肯,不然亡者对于遗体尚有一分贪恋和执著,便会引起他的嗔恨及怨怒,甚至影响他的转生善道或往生净土的去向。

  天然逝世的人,通常于十二小时之内,神识未离,尚有部分知觉。从医学上判别已经逝世的人,从佛学的观念看,未必就已真实逝世;但假如立下遗言,捐献器官,为了抢救另一人或数人的生命,这是舍身救人的菩萨行,因此,若生前建立有遗愿,移植人体器官当不成问题。

  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,为了保持环境卫生的原因,必须处理蟑螂、苍蝇、蚂蚁、蚊子,乃至于老鼠等问题,这在佛世已有成例。当比丘们的澡堂、澡堂由于多日未用,满生小虫,负责整理的比丘,不知怎么处理,佛说:“除尽污水,清洁澡堂。”比丘说:“会伤虫!”佛说:“不为伤虫,是为整理澡堂。”所以比丘豁然。这个比如是说为了维护人类生活环境的卫生,予以整理清扫,目的不为杀伤虫类,因此,不算杀死。当然,不得用药物喷射杀虫,只能以清扫、整理、消毒的方式来防治或退治虫蚁的进入和繁衍。假如环境经常保持规整、清洁和消毒完善的状态,纵然有虫蚁,也不会太多。

  假如在播种时,难免会伤及虫蚁,但为了咱们自身的活命,不用说播种,便是日常行走及其他劳务,也会无意杀死虫蚁。所以,只要经常多念阿弥陀佛,愿愚痴而无知的众生,于逝世之后,转生善道或超生净土,不算犯杀生戒。当然,能够当心避免,减少杀伤虫蚁的机会,是慈悲的体现。假如明知杀生而心无悔意,便是没有慈悲心。

  至于毒蛇、猛兽,以及毒虫之类,是他们过逝世的业力使然,他们伤人,不出于预谋,虽有恶行,没有厌恶,所以,并不算造杀业,应受到人类的同情和维护。以今天人类的社会而言,不只能够防治受其损伤,也能够划出特定的空间规模,令其生计,或做到约束他们的繁衍,不令其成为人类的灾害。此所谓宜用防治法,不宜用歼灭法,不只培养了人类的仁慈心,也对大天然的生态尽了维护的职责。

  一般初学佛的人,对众生的界说不明,而且现在更有人说,植物也有生命,植物也有爱情,若说不杀生,应该既不杀动物,也不杀植物。其实生命有它的层次,植物是无情众生,动物是有情众生。所谓众生,可分作三级,高级的为人类,具有三个条件:一、有活的细胞;二、有神经的反响;三、有思维及回忆。初级的为植物,只要活的细胞,没有神经和回忆,虽有存亡的反响,没有苦乐的感觉,更没有思维及回忆,所以叫做无情。中级的是动物,只要少数如狗、猴子、马、象等高等动物有若干的回忆力,但没有思维力。至于下等动物除了神经的天性反响,没有回忆和思维,然其既有神经就有痛苦,就会怕死。所以虫蚁都会天然地知道逃避逝世的危险,植物则不然。因此,杀生的界定,便是能够知生怕死的动物而不及于植物。

  佛戒比丘不可砍伐草木,是因初级的鬼神,依草附木,以草木为庇护,为了慈悲鬼神,不使鬼神生嗔,故不去破坏其居处,并非为了草木不可杀的理由。

  微生物如细菌,从生物学上看,它是介于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生物,既没有神经更没有回忆和思维,不属于有情众生,能够说是活动的植物,所以,灭菌不是杀生。

  关于水中的微生物,除了细菌之外,尚有比较高等的生物,他们虽也没有神经,但已能够算在动物之列,因此,佛世的比丘,用水需求通过滤水囊的过滤,把比较大的微小众生滤出,比较小的就不管了。这是根据慈悲的观念,不忍目见生物而不救度。假如肉眼不能见,或虽见而不能分辨是有情或无情众生,那就理会不到了。

  释教主张不杀生,主旨在于众生相等的慈悲精力,一切众生都有生计的权力和自在,咱们自己怕受损伤、畏惧逝世,众生无不皆然。众生的类别虽有高低不同,但众生的生命绝没有贵贱、尊卑之分,假如人人发扬这种相等、慈悲的精力,咱们的世界一定是和谐、和平、互助、互敬、互爱、融洽无间,将没有一人会受到故意的损伤。虽然佛经中说,杀生有果报,杀人偿命,吃它半斤,还它八两,这是说明晰因果不爽的现实。可是咱们不必把不杀生的著眼点摆在害怕受报的观念上,果报是有的,但也并非肯定不能够改变的;养成慈悲心,才是不杀生的重点,也是佛菩萨化世的精力。